雜阿含經》 卷21 第571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多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諸上座比丘言:「唯願諸尊於牛牧中受我請食。」

時,諸上座默然受請。

質多羅長者知諸上座默然受請已,即自還家。星夜備具種種飲食,晨朝敷座,遣使白諸上座:「時到。」

諸上座著衣持鉢,至牛牧中質多羅長者舍,就座而坐。

時,質多羅長者自手供養種種飲食。食已,洗鉢、澡漱畢,質多羅長者敷一卑床,於上座前坐聽法。

時,諸上座為長者說種種法,示、教、照、喜;示、教、照、喜已,從座起去,質多羅長者亦隨後去。

諸上座食諸酥酪蜜飽滿,於春後月熱時,行路悶極。

爾時,有一下座比丘名摩訶迦,白諸上座:「今日大熱,我欲起雲雨微風,可爾不?」

諸上座答言:「汝能爾者,佳。」

時,摩訶迦即入三昧,如其正受。應時雲起,細雨微下,涼亹亹從四方來,至精舍門,尊者摩訶迦語諸上座言:「所作可止?」

答言:「可止。」

時,尊者摩訶迦即止神通,還於自房。

時,質多羅長者作是念:「最下座比丘而能有此大神通力,況復中座及與上座。」即禮諸上座比丘足,隨摩訶迦比丘至所住房,禮尊者摩訶迦足,退坐一面,白言:「尊者!我欲得見尊者過人法神足現化。」

尊者摩訶迦言:「長者!勿見恐怖。」

如是三請,亦三不許。長者猶復重請願見尊者神通變化。

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汝且出外,取乾草木積聚已,以一張覆上。」

質多羅長者即如其教,出外聚𧂐,來白尊者摩訶迦:「薪𧂐[*]已成,以㲲[*]覆上。」

時,尊者摩訶迦即入火光三昧,於戶鉤孔中出火焰光,燒其積薪都盡,唯白㲲[*]不然,語長者言:「汝今見不?」

答言:「已見,尊者!實為奇特。」

尊者摩訶迦語長者言:「不放逸才能成就當知此者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長者!此及餘功德,一切皆以不放逸為本,不放逸集、不放逸生、不放逸轉,不放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及餘道品法。」

質多羅長者白尊者摩訶迦:「願常住此林中,我當盡壽供養衣、被、飲食、隨病湯藥。」

尊者摩訶迦有行因緣故,不受其請

質多羅長者聞說法已,歡喜隨喜,即從座起,作禮而去。

供養可能障礙修行尊者摩訶迦不欲令供養利障罪故,即從座起去,遂不復還。

[校勘]

「即」,大正藏原為「既」,今依據高麗藏改作「即」。

聖本無「中」字。

「漱」,聖本作「嗽」。

「質」,聖本作「與質」。

「酥」,聖本作「蘓」。

「摩訶迦」,巴利本作 Mahaka。

「涼」,聖本作「良」。

「風」,明本作「涼」。

「訶迦」,大正藏原為「迦訶」,今依據前後文改作「訶迦」。

「過人法神足現化」,巴利本作 Uttarimanussadhamma, iddhipāṭihāriya。

「猶」,大正藏原為「由」,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猶」。

「㲲」,聖本作「疊」。[*]

「𧂐」,聖本作「積」。[*]

「積」,明本作「𧂐」。

大正藏無「供養」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宋、元、明、聖四本無「即」字。

「障」,聖本作「彰」。

[註解]

牛牧:養牛的牧場。「牧」可指放養牲畜的地方。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牛棚」。

敷座:鋪設座位。

澡漱:洗手、漱口。

如其正受:依著他所入的定。

亹亹:連續不停,讀音同「偉偉」。

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

神足現化:展示神足通。神足通是能依意念飛行、前往不論遠近的地方、或轉變物質的神通。

勿見恐怖:還是別看了,唯恐異象會讓人害怕。

㲲:細緻的棉布。讀音同「疊」。

薪:柴草;柴火。

𧂐:積薪;柴火。又通「積」字。

火光三昧:以火為專注對象(所緣)所成就的定境,入這種定時,身體能發出火燄。又譯為「火三昧」、「火焰三昧」。

戶鉤孔:鑰匙孔。

不放逸:不怠惰。

不放逸轉:因為不怠惰而生起、轉動。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也就是佛陀的智慧。

有行因緣故,不受其請:因為有旅行的因緣,而不接受長者的供養。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幾個字。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 呼風喚雨

摩訶迦尊者以神通「起雲雨微風」,這是藉由三昧操控四大中的水大及風大。後來「燒其積薪都盡,唯白㲲不然」,這是操控四大中的火大。

  • 有同學問:「佛陀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自己得了過人法(超越凡人的解脫或神通),為何摩訶迦尊者向質多羅長者顯露神通?」

佛陀後來的確制戒禁止僧眾向未受大戒的人說過人法,可能因為類似的考量,摩訶迦尊者一開始連續三次不答應質多羅長者的請求。然而從本卷其他經文可知,質多羅長者本身也有過人的禪定及果證,不是一般的俗人,可能因此摩訶迦尊者基於切磋的立場而以特例處理。另一方面,此事件後摩訶迦尊者即永遠離開該地,沒再去找過質多羅長者受供養,可見其不著利養。

回到《雜阿含經》卷21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