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尊者阿那律ⓐ①住松林ⓑ精舍②。時,尊者大目犍連住跋祇③聚落失收摩羅山④恐怖稠林禽獸之處⑤。
時,尊者阿那律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⑥,淨眾生,離憂悲,滅苦惱ⓒ,得真如法⑦,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⑧,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於四念處遠離者,於賢聖法遠離;於賢聖法遠離者,於聖道遠離;聖道遠離者,於甘露法⑨遠離;甘露法遠離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於聖法信樂;聖法信樂者,於聖道信樂;聖道信樂者,於甘露法信樂;甘露法信樂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
爾時,尊者大目揵連知尊者阿那律心之所念,如力士屈伸臂頃,以神通力於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沒,至舍衛城松林[*]精舍尊者阿那律前現,語阿那律言:「信樂四念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汝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是念:『有一乘道,令眾生清淨,離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得真如法,所謂四念處。何等為四?身身觀念處,受、心、法法觀念處。若於四念處不樂者,於賢聖法不樂;聖法不樂者,於聖道不樂;不樂聖道者,於甘露法亦不樂;不樂甘露法者,則不能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若於四念處信樂者,樂賢聖法;樂賢聖法者,樂於聖道;樂聖道者,得甘露法;得甘露法者,得脫生、老、病、死、憂、悲、惱、苦。』耶?」
尊者阿那律語尊者大目揵連言:「如是,如是,尊者!」
大目犍連語尊者阿那律言:「云何名為樂四念處?」
「尊者大目犍連!怎樣叫做樂四念處若比丘身身觀念處,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⑩。如是,受、心、法念處,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尊者大目犍連!是名比丘樂四念處。」
時,尊者大目犍連即如其像三昧正受⑪,從舍衛國松林[*]精舍沒ⓔ,還至跋祇聚落失收摩羅山恐怖稠林禽獸之處。
[校勘]
ⓐ 「阿那律」,巴利本作 Anuruddha。
ⓑ 「林」,宋本作「材」。[*]
ⓒ 「滅苦惱」,大正藏原為「惱苦」,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滅苦惱」。
ⓓ 「四念處」,巴利本作 Cattāro satipaṭṭhānā。
ⓔ 「沒」,大正藏原為「門」,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沒」。
[註解]
① 阿那律:比丘名,以「天眼第一」聞名,他是佛陀俗家的堂弟。又譯為「阿那律陀」。
② 松林精舍:祇樹給孤獨園內的一棟建築。
③ 跋祇:古代印度十六大國之一,位於當時的中印度,摩竭提國的北方,當今印度東北部,是由八個種族組成的聯邦共和國,首都是毘舍離。也是中印度北部的種族名。又譯為跋耆、拔耆、跋闍。
④ 失收摩羅山:地名,山下有許多村落。其中「失收摩羅」是鱷魚的音譯。又譯為尸收摩羅山、設首婆羅山。
⑤ 恐怖稠林禽獸之處:陰森的茂密森林中有許多野獸的地方。又譯為「鹿野深林」、「鬼林鹿園」。
⑥ 一乘道:直通目的地的道路。
⑦ 真如法:不變的真理。其中「真」是指真理、真諦,「如」是指如常、如本,也就是不變。又譯為「如實法」。
⑧ 身身觀念處: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覺知當下的身體狀態或本質。
⑨ 甘露法:用甘露(不死藥)譬喻佛所教授的解脫法門;又作甘露法門、甘露門。
⑩ 心緣身正念住,調伏、止息、寂靜,一心增進:心正念安住在身體上,而穩定地調教馴伏(貪欲)、停止熄滅(煩惱)、安寧平靜,一心一意地精進。相當的南傳經文作「於內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於外身觀身……於內外身觀身,以熱誠、正知、正念,對世間之貪憂調伏而住。」
⑪ 如其像三昧正受:如雕像般不動而入禪定。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