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472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客舍①種種人住,若剎利②、婆羅門、長者居士、野人獵師、持戒犯戒、在家出家,悉於中住。此身亦復如是,種種受生——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樂身受、苦身受、不苦不樂身受,樂心受、苦心受、不苦不樂心受,樂食受、苦食受、不苦不樂食受,樂無食受、苦無食受、不苦不樂無食受,樂貪著受、苦貪著受、不苦不樂貪著受,樂出要受、苦出要受、不苦不樂出要受。」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譬如客舍中, 種種人住止,
剎利婆羅門, 長者居士等,
旃陀羅③野人, 持戒犯戒者,
在家出家人, 如是等種種,
此身亦如是。 種種諸受生,
若樂若苦受, 及不苦不樂,
有食與無食, 貪著不貪著,
比丘勤方便, 正智不傾動,
於此一切受, 黠慧能了知,
了知諸受故, 現法盡諸漏,
身死不墮數, 永處般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① 客舍:旅館。
② 剎利:古代印度種姓制度中的王族及武士階級,掌管政治及軍事。又譯為「剎帝利」。
③ 旃陀羅:古代印度種姓制度四姓之下的賤民階級,最被輕視,以屠殺為業。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身體上的各種感受變化無常,有如旅館中的各種房客來來去去,都只是過客。
既然感受是來去無常的,便也無須為某個感受而特別激動或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