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46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受陰。云何為五?色受陰,受、想、行、識受陰。若沙門、婆羅門以宿命智自識種種宿命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已識、當識、今識,我過去所經。如是色、如是受、如是想、如是行、如是識。若可可分,是名色受陰。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復以此色受陰無常、苦、變易。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陰。復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名想受陰。復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復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復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

「諸比丘!彼多聞聖弟子於此色受陰作如是學:『我今為現在色所食,過去世已曾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復作是念:『我今為現在色所食,我若復樂著未來色者,當復為彼色所食,如今現在。』作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色,不樂著未來色,於現在色生厭、離欲、滅患、向滅。多聞聖弟子於此受、想、行、識受陰學:『我今現在為現在識所食,於過去世已曾為識所食,如今現在。我今已為現在識所食,若復樂著未來識者,亦當復為彼識所食,如今現在。』如是知已,不顧過去識,不樂未來識,於現在識生厭、離欲、滅患、向滅,滅而不增,退而不進,滅而不起,捨而不取。

「於何滅而不增?色滅而不增,受、想、行、識滅而不增。於何退而不進?色退而不進,受、想、行、識退而不進。於何滅而不起?色滅而不起,受、想、行、識滅而不起。於何捨而不取?色捨而不取,受、想、行、識捨而不取。

「滅而不增,寂滅而住;退而不進,寂退而住;滅而不起,寂滅而住;捨而不取,不生繫著;不繫著已,自覺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佛說此經時,眾多比丘不起諸漏,心得解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我、卑下、種子  封滯、五轉、七
 二繫著及覺  三世陰世食

[校勘]

「受陰」,巴利本作 Upādānakkhandha。

大正藏無「受陰」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閡」,宋、元、明三本作「礙」。[*]

「指」,明本作「相」。

「飢」,明本作「餓」。

「我今為現在色所食」,巴利本作 Ahaṃ kho etarahi rūpena khajjāmi。

宋、元、明三本無「滅」字。

「比」,大正藏原為「諸」,今依據前後文改作「比」。

[註解]

宿命智:能知道宿世生命的智慧。

宿命:宿世的生命;過去世。

已識、當識、今識,皆於此五受陰:(以宿命智觀察過去世的種種)無論是已經知道的、未來將要知道的,以及現在正知道的一切,都離不開此五受陰的範圍。

閡:阻隔;妨礙。讀音同「合」。

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是故閡是色受陰:所謂可以阻礙是指:若用手、石頭、木杖、刀,或是冷、熱,或是口渴、饑餓,或是被蚊蠅、各種毒蟲、風雨等的觸擾,這就是觸礙,所以有觸礙的事物就是色受陰。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感覺苦、感覺樂、感覺不苦也不樂。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心中浮現一些相、心中浮現很多相、心中浮現廣大沒有邊際的相、什麼物質都沒有的地方心中仍浮現的相。又譯為「小想、大想、無量想、無所有想」。

為作:行為造作。

別知:辨別認知。

為現在色所食:被現在色所支配。這裡「食」是「支配」的意思。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此經對五受陰的定義,列表如下:

五受陰 定義 例子
可閡可分 指所閡,若手、若石、若杖、若刀、若冷、若暖、若渴、若飢、若蚊、虻、諸毒虫、風、雨觸,是名觸閡。
諸覺相 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
諸想 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
為作相 於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
別知相 識色,識聲、香、味、觸、法。

[讀經拾得]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