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458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有因緣生欲、恚、害想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因生欲想,非無因。有因生恚想、害想,非無因。
「欲云何因生欲想?謂緣欲界也。緣欲界故①,生欲想②、欲欲③、欲覺④、欲熱⑤、欲求⑥。愚癡凡夫起欲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如是邪因緣故,現法苦住⑦,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欲想。
「恚、害云何因緣生恚想、害想?謂害界也。緣害界,生害想、害欲、害覺、害熱、害求。愚癡凡夫起害求已,此眾生起三處邪,謂身、口、心。起三處邪因緣已,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是名因緣生害想。
「諸比丘!若諸沙門、婆羅門如是安於生⑧,生危嶮想⑨,不求捨離,不覺⑩、不吐⑪,彼則現法苦住,有苦、有礙、有惱、有熱,身壞命終,生惡趣中。譬如城邑聚落不遠有曠野,大火卒起⑫,彼無有力能滅火者,當知彼諸野中眾生悉被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危嶮想,身壞命終,生惡趣中。
「有因緣生出要、不恚、不害想諸比丘!有因生出要⑬想,非無因。出要想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謂彼慧者出要求時,眾生三處生正,謂身、口、心。彼如是生正因緣已,現法樂住⑭,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出要想。
「不恚、不害想云何因緣生不恚、不害想?謂不害界也。不害界因緣生不害想、不害欲、不害覺、不害熱、不害求。彼慧者不害求時,眾生三處正,謂身、口、心。彼正因緣生已,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是名因緣生不害想。
「若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不害想,不捨離、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譬如城邑聚落邊有曠野,大火卒起,有人堪能手足滅火,當知彼諸眾生依草木者,悉不被害。如是諸沙門、婆羅門安於生,生正想,不捨、不覺、不吐,現法樂住,不苦、不礙、不惱、不熱,身壞命終,生善趣中。」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有」,宋、元、明三本作「為」。
[註解]
① 緣欲界故:因為有產生欲的根、境、識等(十八)界。全句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貪欲使貪欲集起」。
② 欲想:心中浮現感官之欲的相。
③ 欲欲:對於感官之欲的欲望。
④ 欲覺:對於感官之欲的意向、念頭。
⑤ 欲熱:對於感官之欲的熱忱。
⑥ 欲求:對於感官之欲的渴求。
⑦ 現法苦住:當生保持在苦之中。
⑧ 安於生:安於因緣的生起。相當的南傳經文沒有這三個字。
⑨ 生危嶮想:心中生起欲、恚、害這些危險的想法。相當的南傳經文作「生不正想」。
⑩ 覺:醒悟。
⑪ 吐:吐出;摒棄。
⑫ 卒起:倉猝生起;突然生起。
⑬ 出要:出離;離欲。
⑭ 現法樂住:當生保持著安樂、幸福。另譯作「見法樂住」。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提到「有因生出要想,非無因。云何有因生出要想?謂出要界,緣出要界,生出要想、出要欲、出要覺、出要熱、出要求」。
對於解脫所抱持的「取相、欲望、意向、熱忱、渴求」雖然也是欲望,但是這些善法欲(對善法的喜愛)有助於我們持續精進,基於善法欲所行的身、口、意善業,也能引致善果報而讓人投生於人天善趣。
善法欲就如同人們乘坐以渡河的筏,在上岸後即可捨離;在修行得力後,修行人能漸漸提升到「無所求」的層次。若能徹底無所求,就不再投生人天,而證得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