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38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波羅㮈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四法成就,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①。何等為四?一者善知病,二者善知病源,三者善知病對治,四者善知治病已,當來更不動發。云何名良醫善知病?謂良醫善知如是如是種種病,是名良醫善知病。云何良醫善知病源?謂良醫善知此病因風起、痰癊ⓐ②起、涎唾③起、眾冷④起、因現事⑤起、時節⑥起,是名良醫善知病源。云何良醫善知病對治?謂良醫善知種種病,應塗藥、應吐⑦、應下⑧、應灌鼻⑨、應熏⑩、應取汗⑪。如是比⑫種種對治,是名良醫善知對治。云何良醫善知治病已,於未來世永不動發?謂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是名良醫善知治病,更不動發。
「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成就四德,療眾生病,亦復如是。云何為四?謂如來知此是苦聖諦如實知、此是苦集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聖諦如實知、此是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諸比丘!彼世間良醫於生根本對治不如實知,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不如實知,如來、應、等正覺為大醫王,於生根本知對治如實知,於老、病、死、憂、悲、惱、苦根本對治如實知,是故如來、應、等正覺名大醫王。」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痰癊」,大正藏原為「癖陰」,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痰癊」。
[註解]
① 名曰大醫王者,所應王之具、王之分:名為大醫王的人,所應要具備的、所應有的要素。
② 痰癊:痰或水大在胸腹積聚不散的病。
③ 涎唾:口水、唾液。「涎」讀音同「閒」,口水、唾液。
④ 眾冷:受寒。
⑤ 現事:現在、眼前的事物。
⑥ 時節:季節。
⑦ 吐:催吐的療法,吐出有害物質以解除中毒或緩和病勢。
⑧ 下:瀉下的療法,可通便秘、退水腫、或清熱瀉火。
⑨ 灌鼻:以藥物或酥油脂灌鼻的療法,可治鼻病、眼病、頭痛。
⑩ 熏:以藥物煙熏供吸氣入口的療法,可治風寒、咳嗽、眼痛。
⑪ 取汗:發汗的療法,可以解除體表的病邪(例如風寒),去風濕、消水腫、疏通血脈。
⑫ 如是比:這樣類比的;像這類的。
[讀經拾得]
- 佛陀是大醫王
佛陀以治療疾病為例,說明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 善知病:詳實觀察問題的現象。
- 善知病源:找出導致問題的根本原因。
- 善知病對治:針對根本原因,探究解決方法。
- 當來更不動發:實施解決方案,解決當下的問題,並徹底避免未來問題再度發生。
將這樣的方法,運用在每個人必然得面對的問題:生、老、病、死、憂、悲、惱、苦,也就是四聖諦:
- 善知病:苦諦。
- 善知病源:集諦。
- 善知病對治:道諦。
- 當來更不動發:滅諦。
- 佛陀不否定世間醫療的功效
由此經及許多律藏中的記載可知,對於世人生病,佛陀認為可由醫師作適當的診斷及治療,並未否定世間醫療的功效。「醫方明」也是世間「五明」之一,是對於行走人間有幫助的學術。
究竟來看,佛陀則教導弟子以四聖諦從根本解決老病死憂悲惱苦的問題,而為大醫王。
- 現在以後就是「未來世」
有同學提問:「本經提到『良醫善治種種病,令究竟除,於未來世永不復起』。有醫師這麼厲害,能預防下一輩子的病嗎?」
其實在佛經中「未來世」不一定指下一輩子,只要是在「現在」以後的都可以是「未來世」。同理,十二因緣中的「生」不一定指下輩子的出生,對修行人來說任何一個起心動念都可能是新的出「生」,因此十二因緣是可現見的,而佛法是可現證的。
所以本經說「於未來世永不動發」只是說醫生治好病、斷了病根,就不復發了。本經也將此形容為「當來更不動發」,可見「未來世」即「當來」,在本經中並不是指下輩子的來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