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349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來比丘,善出家、善得己利,曠世時時得生聖處,諸根具足,不愚不癡,不須手語,好說、惡說堪能解義。我今於此世作佛——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說法寂滅、涅槃、菩提正向、善逝、等正覺。所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謂緣無明行,緣行識,乃至純大苦聚集,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諸比丘!難得之處已得,生於聖處,諸根具足,乃至純大苦聚集,純大苦滅。是故,比丘!當如是學,自利、利他、自他俱利。如是出家,不愚不癡,有果有樂,有樂果報;供養衣服、飲食、臥具、湯藥者,悉得大果、大福、大利。是故,比丘!當如是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註解]

善來比丘:來(出家)得真好,比丘啊!

明行足:智慧(宿命明、天眼明、漏盡明等三明)與行為(戒、定等)皆圓滿具足。

善逝:徹底地到達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世間解:瞭解世間一切的事理。

無上士:至高無上的人。

調御丈夫:能調御一切可以度的人,讓他們修行。「丈夫」指勇健修行的人。

天人師:天與人的導師。

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些是古印度對覺者十種常見的稱號(如來十號)。(古來對於如何斷句為如來十號,有不同的看法。一個合理的看法為,「世尊」是佛弟子對佛陀的尊稱、對佛德性的總稱,因此算十號之外的總稱。)

[讀經拾得]

本經所說:「難得之處已得,生於聖處,諸根具足」,同於《增壹阿含經》卷40〈九眾生居品44〉:「如來出現世間,甚為難值,人身難得,生正國中,亦復難遭」(CBETA, T02, no. 125, p. 767, a23-24),應該是後世所謂「佛法難聞,人身難得,中土難生」的概念,在《阿含經》的出處。「佛法難聞」在本經中是以十二因緣作為代表。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