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爾時,尊者舍利弗在耆闍崛山。
時,有長者子名輸屢那,日日遊行,到耆闍崛山,詣舍利弗所,頭面禮足,却坐一面。
時,舍利弗告輸屢那:「若沙門、婆羅門於色不如實知,色集不如實知,色滅不如實知,色味不如實知,色患不如實知,色離不如實知故,不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不如實知,識集不如實知,識滅不如實知,識味不如實知,識患不如實知,識離不如實知故,此沙門、婆羅門不堪能超越識。
「若沙門、婆羅門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色。若沙門、婆羅門於受、想、行、識、識集、識滅、識味、識患、識離如實知,此沙門、婆羅門堪能超越ⓐ識。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色為常、為無常耶?」
答言:「無常。」
「無常者,為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色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
答言:「不也。」
「輸屢那!於汝意云何?如是受、想、行、識為常、為無常?」
答言:「無常。」
「若無常者,是苦耶?」
答言:「是苦。」
「輸屢那!若無常、苦,是變易法,聖弟子於中寧有是我、異我、相在不?」答言:「不也。」
「輸屢那!當知色,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色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受、想、行、識,若過去、若未來、若現在,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於一切識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是名如實知。
「輸屢那!聖弟子於此五受陰正觀非我、非我所。如是正觀,於諸世間無所攝受;無攝受者,則無所著;無所著者,自得涅槃:『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時,長者子輸屢那聞舍利弗所說,歡喜踊躍,作禮而去。
[校勘]
ⓐ 「越」,宋、元、明三本作「越於」。
[讀經拾得]
五受陰與苦、集、滅、道的關係,進一步解說可參見《雜阿含經》卷二第41經(CBETA, T02, no. 99, p. 9b)。
雜阿含經卷第一
[總結:卷一]
卷一的內容,從第1經開始就展現了整體的脈絡。將卷一各經對應到第1經,可歸納出以下關係:
- 正觀五陰無常、苦、空、非我 → 生厭離 → 喜、貪盡 = 心解脫 → 自知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其他各經亦可整理如下,補充第1經的內容:
- 正觀,各經中亦用:正觀、真實觀、正思惟、知、明、如實知。
- 五陰,其範圍經中描述為:若過去、若現在、若未來;若內、若外;若麁、若細;若好、若醜;若遠、若近。
- 正觀五陰:於五陰、五陰集、五陰滅、五陰滅道跡如實知;於五陰味、五陰患、五陰離如實知。
- 見五陰為無常、苦、空、非我(非我、非我所、不異我、不相在)。
- 則於五陰向厭、離欲、滅盡。
- 喜、貪盡 = 心解脫 → 真實智生 → 可自知自證 = 解脫知見:「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 斷苦,越生、老、病、死、憂、悲、苦、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