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於色當正思惟①,觀ⓐ色無常如實知②。所以者何③?比丘!於色正思惟,觀色ⓑ無常如實知ⓒ者,於色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受、想、行、識當正思惟,觀識無常如實知。所以者何?於識正思惟,觀識無常者,則於識欲貪斷;欲貪斷者,說心解脫。
「如是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如是正思惟無常,苦、空、非我亦復如是。」
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 大正藏無「觀」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 宋本無「色」字。
ⓒ 宋本無「知」字。
[註解]
① 正思惟:正確的思惟;如理的思惟。
② 如實知:如其原貌地了知;契合真理地了知。
③ 所以者何:為何會這樣呢?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本經中「於色當正思惟」是指什麼?就是下一句話「觀色無常如實知」。其餘經中也有更詳細的說明,例如《雜阿含經》卷十第259經中,舍利弗尊者說要思惟:「五受陰為病、為癰、為刺、為殺、無常、苦、空、非我。」(CBETA, T02, no. 99, p. 65, b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