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308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毘富羅山①側。有六天子,本為外道出家,一名阿毘浮、二名增上阿毘浮、三名能求ⓐ、四名毘藍ⓑ婆ⓒ、五名阿俱吒ⓓ、六名迦藍[*],來詣佛所。
阿毘浮天子即說偈言:
「比丘專至心, 常修行厭離,
於初夜後夜②, 思惟善自攝③,
見聞其所說, 不墮於地獄。」
增上阿毘浮天子復說偈言:
「厭離於黑闇④, 心常自攝護⑤,
永離於世間, 言語諍論法。
從如來大師, 稟受沙門法,
善攝護世間, 不令造眾惡。」
能求天子復說偈言:
「斷截椎ⓔ打殺, 供養施迦葉⑥,
不見其為惡, 亦不見為福。」
毘藍[*]婆天子復說偈言:
「我說彼尼乾⑦, 外道若提子ⓕ,
出家行學道, 長夜修難行。
於大師徒眾, 遠離於妄語,
我說如是人, 不遠於羅漢。」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死瘦之野狐, 常共師子⑧遊,
終日小羸劣⑨, 不能為師子。
尼乾大師眾, 虛妄自稱嘆,
是惡心妄語, 去羅漢甚遠。」
爾時天魔波旬ⓖ著阿俱吒天子而說偈言:
「精勤棄闇冥, 常守護遠離,
染ⓗ著微妙色, 貪樂於梵世。
我教化斯等, 令得生梵天。」
爾時,世尊作是念:「若此阿俱吒天子所說偈,此是天魔波旬加其力故,非彼阿俱吒天子自心所說,作是說言:
「『精勤棄闇冥, 守護於遠離,
染[*]著微妙色, 貪樂於梵世。』
當教化斯等, 令得生梵天。」
爾時,世尊復說偈言:
「若諸所有色, 於此及與彼,
或復虛空中, 各別光照耀ⓘ。
當知彼一切, 不離魔魔縛,
猶如垂釣ⓙ餌, 鈎釣於遊魚。」
時,彼ⓚ天子咸各念言:「今日阿俱吒天子所說偈,沙門瞿曇言是魔所說。何故沙門瞿曇言是魔說?」
爾時,世尊知諸天子心中所念,而告之言:「今阿俱吒天子所說偈,非彼天子自心所說,是ⓛ魔波旬加其力故。」作是說言:
「精勤棄闇冥, 守護於遠離,
染[*]著微妙色, 貪樂於梵世ⓜ。
當教化斯等, 令得ⓝ生梵天。
是故我說偈ⓞ:
「『若諸所有色, 於此及與彼,
或復虛空中, 各別光照耀[*]。
當知彼一切, 不離魔魔縛,
猶如垂釣[*]餌, 鈎釣於遊魚。』」
時,諸天子復作是念:「奇哉!沙門瞿曇!神力大德,能見天魔波旬,而我等不見,我等當復各各ⓟ說偈讚歎沙門瞿曇。」即說偈言:
「斷除於一切, 有身愛貪ⓠ想,
令此善護者, 除一切妄語。
若說ⓡ斷欲愛, 應供養大師。
斷除三有愛⑩, 破壞於妄語。
已斷於見貪, 應供養大師。
王舍城第一, 名毘富羅ⓢ山。
雪山諸山最, 金翅鳥中名。
八方及上下⑪, 一切眾生界,
於諸天人中, 等正覺最上。」
時,諸天子說偈讚佛已,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
[校勘]
ⓐ 「能求」,巴利本作 Niṃka。
ⓑ 「藍」,聖本作「灆」。[*]
ⓒ 「毘藍婆」,巴利本作 Veṭaṃbarin。
ⓓ 「阿俱吒」,巴利本作 Ākoṭaka。
ⓔ 「椎」,聖本作「搥」。
ⓕ 「尼乾若提子」,巴利本作 Nigaṇṭha Nātaputta。
ⓖ 「天魔波旬」,巴利本作 Mārapāpimant。
ⓗ 「染」,大正藏原為「深」,今依據元、明二本改作「染」。[*]
ⓘ 「耀」,聖本作「曜」。[*]
ⓙ 「釣」,大正藏原為「鈎」,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釣」。[*]
ⓚ 「時彼」,聖本作「彼諸」。
ⓛ 「是」,大正藏原為「時」,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是」。
ⓜ 「世」,大正藏原為「天」,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世」。[*]
ⓝ 「得」,聖本作「人」。
ⓞ 「偈」,聖本作「法」。
ⓟ 聖本無「各」字。
ⓠ 「愛貪」,聖本作「貪愛」。
ⓡ 「說」,大正藏原為「欲」,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說」。
ⓢ 「毘富羅」,巴利本作 Vipula。
[註解]
① 毘富羅山:摩竭陀國首都王舍城周圍的五座山中最高的一座山,位於王舍城的西部。又譯為「廣普山」。
② 初夜後夜:夜晚的前四分之一,約晚間六點至九點。古印度將一天分為八時,即晝四時、夜四時。夜四時為初夜、中夜、中夜後、後夜。
③ 自攝:指以戒法專攝身、口、意等三業,使不放逸。
④ 黑闇:謂黑暗而無智慧之光。
⑤ 攝護:收攝、守護。相當的《佛說不自守意經》經文作「自守」,相當的南傳經文作「自制」。
⑥ 迦葉:指六道外師之一的富蘭那迦葉。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又譯為「不蘭迦葉」。
⑦ 尼乾:指六道外師之一的尼揵陀若提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
⑧ 師子:即「獅子」。
⑨ 羸劣:衰弱,「羸」讀作「雷」,「瘦弱的樣子」。
⑩ 三有愛:對欲有、色有、無色有等三有(三界)的渴愛。「有」是存在的意思。
⑪ 八方及上下:四方,四維,上下。(四方=四維吧? 這樣算還是只有四方??? ywliu)
[對應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