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迦蘭陀竹園。
時,有尊者尼拘律想ⓐ住於曠野禽獸之處,疾病委篤①,尊者婆耆舍為看病人,瞻視供養。
彼尊者尼拘律想以疾病故,遂般涅槃。
時,尊者婆耆舍作是念:「我和尚ⓑ為有餘涅槃②?無餘涅槃?我今當求其相③。」
爾時,尊者婆耆舍供養尊者尼拘律想舍利已,持衣鉢,向王舍城。次第到王舍城,舉衣鉢,洗足已,詣佛所,稽首禮足,退住一面。而說偈言:
「我今禮大師, 等正覺無減ⓒ,
於此現法中, 一切疑網斷。
曠野住比丘, 命終般涅槃,
威儀攝諸根, 大德稱於世。
世尊為制名, 名尼拘律想,
我今問世尊, 彼不動解脫。
精進勤方便, 功德為我說,
我為釋迦種, 世尊法弟子。
及餘皆欲知, 圓道眼所說,
我等住於此, 一切皆欲聞。
世尊為大師, 無上救世間,
斷疑大牟尼, 智慧已具備ⓓ。
圓照神道眼, 光明顯四眾,
猶如天帝釋, 曜三十三天。
諸貪欲疑惑, 皆從無明起,
若得遇如來, 斷滅悉無餘。
世尊神道眼, 世間為最上,
滅除眾生愚ⓔ, 如風飄遊塵。
一切諸世間, 煩惱覆隱沒,
諸ⓕ餘悉無有, 明目如佛者。
慧光照一切, 令同大精進,
唯願大智尊, 當為眾記說。
言出微妙聲, 我等專心聽,
柔軟音演說, 諸世間普聞。
猶如熱渴逼, 求索清涼水,
如佛無減ⓖ知, 我等亦求知。」
尊者婆耆舍復說偈言:
「今聞無上士, 記說其功德,
不空修梵行, 我聞大歡喜。
如說隨說得, 順牟尼弟子④,
滅生死長縻, 虛偽幻化縛。
以見世尊故, 能斷除諸愛,
度生死彼岸, 不復受諸有。」
佛說此經已,尊者婆耆舍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校勘]
ⓐ 「尼拘律想」,巴利本作 Nigrodha-Kappa。
ⓑ 「和尚」,大正藏原為「和上」,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和尚」。
ⓒ 「減」,大正藏原為「滅」,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減」。
ⓓ 「備」,宋、聖二本作「修」。
ⓔ 「愚」,大正藏原為「遇」,高麗藏作「愚」,宋、元、明、聖四本作「過」,今依據高麗藏改作「愚」。
ⓕ 「諸」,大正藏原為「設」,今依據明、聖二本改作「諸」。
ⓖ 「減」,聖本作「滅」。
[註解]
① 委篤:病危。其中「委」為疲困、頹喪的,「篤」為病勢沉重。
② 有餘涅槃:在這裡特別形容阿那含果,指阿那含果聖人已不再生於人間,只有餘留天界剩餘生命,遲早會在天界證得涅槃。案:「有餘涅槃」通常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因為還在人間行走的阿羅漢已斷絕一切煩惱及未來生死的起因,只餘有今生果報的身體,但在《阿含經》中也有用來形容阿那含果聖人,如本經所述。
③ 當求其相:應當求證這個問題(尊者尼拘律想是有餘或無餘涅盤?)的真相(答案)。
④ 如說隨說得,順牟尼弟子:隨著佛陀的說法而獲得益處,而佛陀也會依照弟子的根性而因材施教。
[對應經典]
- 《別譯雜阿含經》卷十二第219經。 or 255?
- Suttanipāta 24 Vaṅgīsa。
- Thera Gāthā 1263-1279。
[讀經拾得]
「涅槃」是音譯,義譯是滅、寂滅、滅度。「有餘涅槃」是有殘餘東西的寂滅,「無餘涅槃」是沒有殘餘東西的寂滅。
「有餘涅槃」通常指阿羅漢聖者還沒有滅度前在人間行走:由於還有「身體」,因此有的經中也稱滅度前的阿羅漢聖者是「有餘涅槃」,是證涅槃,能解脫而且也有解脫智慧了,但還有身體即「有殘餘東西」的涅槃。
但本經的漢譯本中,尼拘律想尊者已經去世了,所以婆耆舍尊者所問「我和上為有餘涅槃?無餘涅槃?」當中的「有餘涅槃」若解釋為尚未入滅的阿羅漢聖者,則說不通。
一種解讀是這裡漢譯者以「有餘涅槃」形容第三果阿那含聖者,因為三果聖者斷盡了任何跟欲界的牽連,永不還生於人世間,又稱「不還果」,原則上是往生於淨居天(又稱為不還天)然後於淨居天證阿羅漢果。由於所有來人間的業報已寂滅,但還有殘餘在淨居天的天身,或許因此在《阿含經》中有時也形容為「有餘涅槃」,例如《增壹阿含經》卷七〈火滅品 16〉第2經:「比丘滅五下分結,即彼般涅槃,不還來此世,是謂名為有餘涅槃界。」(CBETA, T02, no. 125, p. 579, a15-17)
至於證得阿羅漢的聖者,證得徹底的解脫,完全沒有煩惱了,因此是「什麼都沒有殘餘的涅槃」,即「無餘涅槃」。
因此「有餘涅槃」在本經中不算專有名詞,而是用「有餘」(有殘餘東西)作形容詞。後來佛經的翻譯名詞統一後,則會以「有餘依」形容阿那含聖者,「有餘涅槃」形容入滅前的阿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