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經》第1177經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在於闇處,眾多罪人在於河中隨流漂沒。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聰明黠慧,樂樂厭苦,樂生厭死,作如是念:『我今何緣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又多利刺,在闇冥處隨流漂沒?我當以手足方便,逆流而上。』漸見小明。其人默念:『今已疾殆見此小明。』復運手足,勤加方便,遂見平地,即住於彼,觀察四方,見大石山,不斷不壞,亦不穿穴,即登而上。復見清涼八分之水,所謂冷、美、輕、軟、香、淨,飲時不噎,咽中不礙。飲已安身,即入其中,若浴若飲,離諸惱熱

「然後復進登大山上,見七種華,謂優鉢羅華、鉢曇摩華、拘牟頭華、分陀利華、修揵提華、彌離頭揵提花、阿提目多花。聞花香已,復上石山,見四層階堂樓閣,即坐其上;見五柱帳,即入其中,斂身正坐,種種枕褥,散花遍布,莊嚴妙好;而於其中自恣坐臥,涼風四湊,令身安隱,坐高臨下,高聲唱言:『灰河眾生,諸賢正士!如彼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其處闇冥,求出於彼。』

「河中有聞聲者,尋聲問言:『何方得出?從何處出?』其中有言:『汝何須問何處得出?彼喚聲者亦自不知、不見從何而出,彼亦當復在此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中隨流來下,用問彼為?』

「如是,比丘!我說此譬,今當說義。灰者,謂三惡不善覺。云何三?欲覺、恚覺、害覺。河者,謂三愛——欲愛、色愛、無色愛。南岸極熱者,謂內、外六入處。多諸利刺者,謂五欲功德。闇冥處者,謂無明障閉慧眼。眾多人者,謂愚癡凡夫。流,謂生死河。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手足方便,逆流上者,謂精勤修學。微見小明者,謂得法忍。得平地者,謂持戒。觀四方者,謂見四真諦。大石山者,謂正見。八分水者,謂八聖道。七種花者,謂七覺分。四層堂者,謂四如意足。五柱帳者,謂信等五根。正身坐者,謂無餘涅槃。散花遍布者,謂諸禪、解脫、三昧、正受。自恣坐臥者,謂如來、應、等正覺。四方風吹者,謂四增心見法安樂住。舉聲唱喚者,謂轉法輪。彼有人問『諸賢正士何處去?何處出』者,謂舍利弗、目揵連等諸賢聖比丘。於中有言『汝何所問?彼亦不知不見有所出處,彼亦當復於此灰河,南岸極熱,多諸利刺,於闇冥處隨流來下』者,外道六師謂六師等諸邪見輩,所謂富蘭那迦葉末伽梨瞿舍梨子闍耶毘羅胝阿耆多枳舍欽婆羅伽拘羅迦氈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及餘邪見輩。如是,比丘!大師為諸聲聞所作,我今已作,汝今當作所作,如前篋毒蛇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校勘]

「漂」,宋、元、聖三本作「飄」。

「殆」,大正藏原為「強」,今依據宋、元、明、聖四本改作「殆」。

「礙」,大正藏原為「閡」,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礙」。

「惱熱」,宋、元、明三本作「煩惱」。

大正藏無「登」字,今依據元、明二本補上。

大正藏無「樓閣」二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補上。

「帳」,聖本作「悵」。

「臨」,大正藏原為「林」,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臨」。

「尋」,大正藏原為「乘」,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尋」。

「義」,聖本作「以義」。

「帳」,大正藏原為「悵」,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帳」。

「三」,聖本作「應三」。

聖本無「去何處」三字。

「聖」,大正藏原為「坐」,今依據宋、元、明三本改作「聖」。

宋、元、明三本無「何」字。

「散」,宋、元、明三本作「𨅖」,聖本作「▆」 。

「胝」,宋、聖二本作「低」。

「羅迦氈」,宋、元、明三本作「亶」。

「氈」,聖本作「亶」。

聖本在「行」字之後有光明皇后願文。

[註解]

南岸:比對南傳相當經典及《瑜伽師地論》,這裡疑為「兩岸」的訛誤,對應到本卷第1174經:「此岸者,謂內六入處。彼岸者,謂六外入處。」 (CBETA, T02, no. 99, p. 314, c28-29)

小明:微弱的光線。

正士:追尋正道的人。

法忍:忍是忍許的意思,也就是對於難相信的道理能堅信不惑。而因為忍許的緣故,終究能離開疑惑,而明白道理,則是法智。因此,忍是因(斷離疑惑),而法則是果(證得道理)。

四增心:即四正勤

末伽梨瞿舍梨子:外道六師之一,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又譯為「末伽梨憍舍利」、「瞿耶樓」。

散闍耶毘羅胝子:外道六師之一,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如同中國的「白馬非馬論」一般。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又譯為「先闍那毘羅胝子」、「薩若毘耶梨弗」、「先比盧持」。

阿耆多枳舍欽婆羅:外道六師之一,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又譯為「阿浮陀翅舍金披羅」、「阿夷耑」。

伽拘羅迦氈延:外道六師之一,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又譯為「迦羅拘陀迦栴延」、「婆浮陀伽旃那」、「波休迦栴」。

尼揵連陀闍提弗多羅:外道六師之一,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又譯為「尼揵子」、「尼揵陀若提子」。

[對應經典]

[讀經拾得]

「中有一人不愚不癡者,謂菩薩摩訶薩」指即將於無佛世界覺悟而成佛的修行者。

雜阿含經卷第四十三

回到《雜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