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曾聽過「無明」這個詞,但到底什麼是無明?
無明就是「沒有智慧」。沒有什麼智慧?對於四聖諦不瞭解,不知道五陰及六入處的無常、苦、空、非我,而迷昧於其中,就是無明。沒有世間及出世間的正見,對於佛、法、僧沒有知見,就是無明。
或許有人會問:「我現在知道五陰及六入處都是無常、苦、空、非我的,我也有正見,是不是就沒了無明?」嚴格說來,概念上的「知道」,和禪定的「如實知」,是有距離的,必須要證知了,才是如實知。另外,當下有智慧,就可能去除當下的一些無明,不過若要解脫,必須有實修的功夫,每個當下都能夠洞察(「無間等」),那麼就真的能斷除無明了。
本卷第256~258經即有解說什麼是「無明」,下表則整理了《阿含經》中不同經文對「無明」的定義:
經 | 卷 | 經號 | 無明的定義 |
雜阿含經 | 九 | 251 | 六觸入處無常、生滅法不如實知、不見、不無間等、愚癡、無明、大冥。 |
雜阿含經 | 十 | 256 | 五受陰無常、磨滅法、生滅法不如實知、不見、無無間等、愚、闇、不明。 |
雜阿含經 | 十 | 257 | 五受陰、五受陰集、滅、道跡不如實知、不知、不見、不無間等、愚、闇、不明。 |
雜阿含經 | 十 | 258 | 五受陰、五受陰集、滅、味、患、離不如實知、不如實見、不無間等、若闇、若愚。 |
雜阿含經 | 十八 | 490 | 於前際無知,後際無知,前、後、中際無知;佛、法、僧寶無知,苦、集、滅、道無知;善、不善、無記無知,內無知、外無知,若於彼彼事無知闇障。 |
雜阿含經 | 二十八 | 750 | 無知,於善、不善法不如實知,有罪、無罪,下法、上法,染污,不染污,分別、不分別,緣起、非緣起不如實知。 |
增壹阿含經 | 四十六 | 49-5 | 不知苦,不知習,不知盡,不知道。 |
本卷屬於《雜阿含經》的「陰相應」,是解說五陰的相關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