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印度傳統的婆羅門教認為有「恆常、不變、獨存、自在、能主宰」的「我」,而要追尋真我。另外還有六種主要的外道,是反對婆羅門思想的自由思想家,佛教稱為「外道六師」。
不管是婆羅門教的追尋真我,或是外道六師,都是錯誤的見解,佛弟子由於知道正法,而能不受這些邪見所縛,有了正確的見解,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並達成解脫。
外道六師是:
- 富蘭那迦葉:否認善、惡的業報,認為殺生、偷盜、邪淫、妄語等種種惡事不會有罪報;作種種善事,也不會有好報。可說是無因果、無道德論者。(例如第162經所述的邪見。)
- 末迦梨瞿舍利子:認為人的際遇,不是由自己的意志、行為造成的,一切隨命運擺布,努力是徒然的。無論愚智,都要輪迴受諸苦樂,直到八萬四千大劫後,就自然得到解脫。因此也否定因果論,認為人所作的善事惡事都是徒然。可說是宿命論者。(例如第155、163經所述的邪見。)
- 阿耆多翅舍欽婆羅:認為人是由地、水、火、風四大元素造成,死後還歸地、水、火、風,全部敗壞,一了百了,沒有來生。作善作惡都沒有報應,所以不須布施乃至祭祀,只管追求快樂,而否定道德。可說是順世派、唯物快樂主義者。(例如第154、156經所述的邪見。)
- 迦羅拘陀迦栴延:認為眾生的存在有七種成分是真實的:地、水、火、風、苦、樂、命。這七種成分不必靠任何條件產生,而能安住不變。因此,縱使用刀砍頭,也不會死,因為刀只是在七法之中穿過罷了。因此也沒有揮刀的人,也沒有被砍的人,否定善惡觀念、道德觀念。可說是無因論的實有論者。(例如第161經所述的邪見。)
- 先闍那毘羅胝子:認為所謂真理只不過是主觀上以為是真的,要不陷於主觀的執著,最穩當的做法是不肯定自己的立場。這一派沒有自己固定的主張,而是仗著語言的技巧去駁倒對手,類似中國的「白馬非馬論」。可說是懷疑論、不可知論者。(例如第164經所述的邪見。)
- 尼揵子:耆那教的創始人。主張苦樂、罪福等皆由前世所造,必須以苦行償還,要脫離輪迴,必須修苦行,等苦行成就、舊業消滅,新業不生時,生命就回復清淨,捨離肉體、獲得解脫。此派與其餘五派相比,較類似佛教提倡修行,但主張命與非命二元論,而不是因緣論,所主張的極端苦行也是佛教所反對的。(在卷五、卷二十一等卷中都有相關記載。)
除了外道六師外,當時百家爭鳴,對於宇宙和人生有六十二種不正確的見解,稱為「外道六十二見」,可歸納為以下八類:
- 常論:主張身心乃至世界常住不變,人死後自我再生於來世而以現狀相續,永遠不會改變。這就是「常見」,「靈魂永生」的概念即是常見的一種。另一種常見,則是婆羅門教的「梵我如一」,認為我與大梵(造物主、大我)是一體的,因此而不滅。(參見第152、153、166、167經,以及第168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 半常半無常論:主張大梵(造物主、大我)是常,眾生則是無常的。(參見第165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 有邊無邊論:執著認為宇宙有邊界、沒有邊界、既有邊界也沒有邊界、既不是有邊界也不是沒有邊界等。(參見第168經部分,以及第169經所述的邪見。)
- 異問異答:問東答西,對事全無定見,專為不可捉摸之說。(外道六師中的先闍那毘羅胝子也是其中一種。)
- 無因論:主張萬物都是無因無緣,不管好的、壞的事物的產生,都沒有原因。其中有一派認為萬物沒有任何原因即產生,另一派認為萬物都是自然產生,沒有其他的原因。(參見第157、158、159經,以及第169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 死後有想論、無想論、非想非非想論:討論眾生於未來死後是否仍保有感覺、認識、意志、思考等意識作用,屬於執著未來所起之常見或斷見。(參見第171經部分所述的邪見。)
- 斷滅論:主張死後斷滅,歸於無有。(參見第171經所述的邪見,而外道六師中阿耆多翅舍欽婆羅也屬於其中一種。)
- 現世涅槃論:以不究竟的快樂,認為是究竟的涅槃。例如主張五欲的快樂是最高的境界,或以初禪、第二禪、第三禪、或第四禪為最高的境界。(參見第170經所述的邪見。)
佛陀證悟後發現這些見解都是基於身見、基於愛欲、基於有限的觀察或臆測而誤認的,因此無法趨向解脫。初果聖者即已斷身見、戒取、疑,而超越這些邪見。
佛法離於「常見」與「斷見」這二邊,說著十二因緣的中道。